歲末年初,洶涌而至的強寒潮給東部城區的供水造成了一定的影響。部分水表及管網出現凍損,客服電話接踵而至,報修工單紛至沓來……極寒天氣不僅是對供水設施的嚴峻挑戰,更是對供水人意志和決心的巨大考驗。連云供水分公司不畏嚴寒、不分晝夜奮戰在嚴冬供水第一線,打造了一支充滿凝聚力和戰斗力的保供“鐵軍”。
未雨綢繆,生產“衛士”戰嚴寒
“我們東部城區的供水都是通過加壓泵站供給的,供水管網是‘血管’,加壓泵站就是提供動力的‘心臟’,如果不保護好,極易造成區域性停水,給居民生活、企業生產造成很大影響。”分管生產的副經理紀濤說。
為確保東部城區供水,去年10月以來,連云供水分公司對全區三大加壓站、102座二供泵房、6座高位水池和2座水塔進行防寒加固,泵房掛上防寒簾,門窗的縫隙用膠帶封死,進水池的裸露管道、加壓站閥門井和次氯酸鈉投加設備全部用棉被密封包裹,并在室內增設電熱油汀以保證生產設備正常運行。同時組織40余人對轄區13000塊地埋表井進行防寒保溫,和400多家小區物業管理以及連云區綠化所、開發區華茂綠化公司等兄弟單位進行對接,動員全部可發動的力量共同參與抗寒。“今年寒潮比往年來的更兇猛,對供水設施的損害程度卻遠遠低于2016年的那次凍災,我們前期的精心準備可謂是功不可沒,”連云供水分公司經理顧利君不無感慨地說。

迎難而上,表務“先鋒”有作為
張毅是連云供水分公司表班的一名抄表員。寒潮來襲時,面對激增的用戶換表請求,在表班人手短缺的情況下,他毅然投身一線,早出晚歸更換凍表。搶修車輛不足,他就開著自己嶄新的私家車奔赴換表一線,往往忙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。“2016年寒潮的時候我就沖在最前線,現在更沒有理由后退啊”,張毅笑著說。
更換凍表可不是個輕松的差事,老城區有較多銹蝕嚴重的舊表,結冰后更不容易拆卸,甚至有很多時候需要在冰天雪地里帶水作業。1月11日晚,中華豪庭小區戶表發生凍裂,現場的進水閥門因為故障無法關閉,換表工作困難重重。張毅頂著源源不斷噴涌而出的冰水,俯身在表井里拆換凍表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搶修,中華豪庭小區的供水恢復正常,而此時的張毅也渾身濕透,寒風一吹凍得他直打哆嗦。

無論是前期的拉網式防寒排查,還是現在的普查和換表,表班都沖在抗寒保供的最前面。他們中有太多像張毅這樣的“戰士”,或在寒風凜冽中上門普查,或在山澗溝渠旁核測水量,或在冰天雪地里匍匐換表。“其實表班工作并不是單一的抄表計量,很多時候他們需要詳細分析過去月度水量數據,與現在水量作對比來判斷是否有漏水裂管現象,這些都離不開數據支撐,因此他們往往都要花大量時間查閱以往水量數據”,分管表班的副經理孫健深感表班工作的不易,“這次寒潮來襲,很多漏損問題都是通過抄表員核算用戶水量時發現的,修復后大大緩解了加壓泵房的供水負荷”。正是有了這些表務先鋒擦亮供水“千里眼”,東部城區的供水才能保持供需的相對平衡,老百姓才能在喝上放心水。
全力以赴,搶修“鐵軍”勇擔當
1月7日晚,中山路加壓站出水流量陡然增大,供水負荷迅速增加,直接影響了周圍片區的居民供水,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很快判斷出這是附近的西山φ300供水主管道出現了問題。
當時臨近深夜,維修和聽漏隊一行人踩著厚厚的積雪,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檢漏定位。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工作,搶修人員終于在一處隱蔽的涵洞里鎖定了這根受損的管線。六個小時緊張搶修,西山供水主管線終于正常通水,維修隊員來不及休整,就馬不停蹄地奔向了下一個“戰場”……12月31號以來,連云供水分公司共組織15個小組80余人參與供水設施搶修工作,累計接到工單總數1142單,更換凍表971只,維修管網450處,解決居民用水問題442起,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供水人的使命擔當。
眾志成城保供水,攻堅克難勇擔當。連云供水分公司全體員工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埋頭苦干的精神,堅守在戰嚴寒保供水的最前沿,為東部城區的安全供水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
